2021年5月23日
对比视频学习和读书学习的一些感悟
因为是个人随笔,就直接进入主题了。
视频学习的分析
优点
1. 形式更加灵活,很容易把书籍中多个篇幅的有关联的知识点串在一起讲解,这样便于理解,所以能把课程内容讲透。
2. 主讲老师自己如果理解透了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最简洁的自己组织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比看书自己去领悟效率高太多。听完了老师的理解,再去看书,相当于多了一个台阶铺垫,学习曲线没那么陡峭了。
不足
针对各个知识点在效率上是无差别的,因为面对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对各个点不敢厚此薄彼,故而能快速带过的依然只能用普速去讲解,不过大部分复杂需要精讲的部分,诸葛老师都能抓到,并且讲透。
读书学习的分析
优点
自己理解的部分可以快速跳过去,不理解的部分可以深挖,效率上自己调节即可。 在听完诸葛老师的课程后,再去看JVM书发现效率非常高,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收获到一些视频中没有讲到的有价值的细节。
不足
1. 书中对知识的规划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某一章节很难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全放在一起讲,而碎片化的时间,例如1h能看完的内容毕竟有限,下一次看的时候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就很难从一个全局的视角把知识点整合起来,尤其是在自己并没有对JVM有架构视角的认知的时候,越看越容易看不懂看不下去。
2. 书中有一些语言描述过于晦涩难懂,感觉是不是写书的时候用白话文来写会遭人歧视?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懂的吗,硬要文绉绉的去措辞,把简单的事儿给复杂化,真是事倍功半之举。
3. 用文字把技术写透也确实是件很难的事儿,技术毕竟要看代码、要调试、要画图(动态图),才更容易理解这一点,对于书籍来说太难了。同样对于博客、公众号这样的静态的页面都算难的吧。
综合
不过看了视频再去看书,我发现铅笔和橡皮的用处了,有一些知识点需要划线、备注的,如果用水笔就没办法更改了,写错了划掉更难看。所以,以前看别人的办公桌上各种笔里面还有铅笔,不能理解,难道不是一根水笔就搞定所有事情的吗?现在理解了,那是一种学习习惯的标记,说明这个人在某些学习场景中,会需要记录一些需要修改的内容,而这个举动其实是一个很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最后
领悟到一个好的老师、对口味的老师,是他讲的内容我能听得进去、能听得懂、愿意听、讲的通透。回想我当时的数学,如果是古老师一直给上课,可能就不是高考时候的分数了。一生得遇一位好的老师,是很重要也值得庆幸的事儿。目前java和互联网技术栈是我的立命之本,在这块能遇到诸葛老师,对我来讲是很值得庆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