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终身成长》
2020-04-23
不喜欢励志题材里举例子的方式,xxx成功是因为具有某种品质,归因太简单直接没有说服力。
基本观点我是赞同的,人的各方面能力,会在不断的开发和学习中刷新上限,不能因为某一次失败就把愚蠢和自己画上等号,积极的态度会对人生产生好的影响。
客观上,天分不同、背景不同,在刷新上线的效率上会有差别,而且可能很大。所以不能妄自菲薄,但客观的认知自己的天分、所处的环境来给一个成长速率的预期是合理的。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在职场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挑战,坚持不懈,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
给我感触最大的是讲父母和孩子的章节,书中强调夸奖孩子不能用“你很聪明”、“你很有天分”这样的话,因为孩子心里会被打上标签,他们会认为自己注定是行或者不行了,就会放弃努力。 例如:孩子认为自己聪明,那么应该不需要努力就能学习很好,努力反而证明了自己不够聪明,孩子会在持续的,证明自己很聪明的路上,越走越远,极容易受挫且不易恢复。 反过来孩子认为自己不聪明,天生比不上别的孩子,就容易自暴自弃,不想再努力了,反正也没有用。这两种方向都不是家长想要的。
那应该怎么夸孩子呐?
当孩子取得好的结果时候,我们可以说:爸爸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你今天能拿到好的结果真的不容易,你曾经克服了xxxx困难,坚持xxxx。要重点鼓励孩子拼搏的过程,然后也要提及拿到了好的结果很棒,两者缺一不可。
当孩子失败或者受挫的时候,我们要客观实际的告知孩子失败的原因,让他们知道未来如何提升才能达到目标。
例如:如果孩子真的很刻苦努力,仍然要同时赞赏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是很好的安慰方法。同时要附上xxxxx原因。但是孩子如果没有很努力,就不能虚假的夸赞他们了。客观的告知孩子,你没有达到目标,只是因为没有付出的比别人多,你需要付出更多才有可能赢。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失落,但这是孩子应该成长的地方,只有努力才有机会。
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