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

读《中国经济2020》

作者 ShangJian

越是拐点时期,越要穿透复杂混沌的表象,摆脱认知归因偏差,回归事物本质去探索其中的真实联系,社会迫切需要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本义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通俗地讲,即破解复杂、回归本质,对一系列现象与问题进行收敛。打破知识藩篱,回归事物本质,去思考最基础的要素,从事物本源出发寻求突破口,才能快速、直接地寻找到答案,不致落入窠臼。另一方面,第一性原理也促使人类疾速创新,带来科技革命。

四大原因让中国腾飞,也出现了反转趋势:第一,市场经济万马狂奔,却也造成全球性产能过剩。第二,世界贸易如火如荼,却遭遇贸易战乃至全球去WTO(世界贸易组织)化。第三,资本金融前所未有地“爆炸”,却也暴露了前所未有的风险。第四,科技创新加速迭代,却也走向了难以跨越的瓶颈期。

《2018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拥有600万元资产的富裕家庭已达488万户,总财富高达133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年消费182万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发达国家疯狂购物,仅2018年就以7700亿元买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2012~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增幅来自中国。

有研究认为,人的大脑约有10000亿个脑细胞,其中有1000亿个脑细胞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而每个细胞的信息存储量相当于一个40G的硬盘,1000亿个脑细胞可以存储40000亿G的数据。以脑细胞的连接数来看,人脑的容量可能超过世界上所有云计算存储的总和,达到万亿PB的级别。在处理信息上,人脑的运算速度也大到无法形容,大约在1026~1030次之间,而2019年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Summit,也才达到每秒12.3亿亿次浮点运算。按照现在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升级速度推算,计算机还要100年才能达到人脑的计算速度。

毋庸置疑,如果说农耕文明的货币是金银、工业文明的货币是纸币,那么数字货币则将是信息文明的货币。而当货币的形式、机制设置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货币的权力也将随着文明的变迁而转移。因此,铸币权也将不可阻挡地从以中心之最的国家为主,导向网络社会、数字世界。只不过,在金银、纸币的权力交替、转移中,往往舞刀弄枪,充满血腥与冲突,而当下伴随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的铸币权交替,则更呈现和平演变的特征。

区块链的历史已启动,底层架构是数学、中层思想是哲学、顶层是人性的区块链,已成大众的启蒙哲学。对于底层数学基础而言,区块链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共识。其价值不仅在于为化解货币超发、泛滥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重塑社会其他领域及运行方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中层哲学意义而言,区块链相当于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持有一把钥匙,并有效率地把权力通过点对点的网络链接分散出去。这将革新社会的运作方式,让信用公证的权力从“国王、牧师、精英、公司和暴徒们”手里转到每个个体手上,甚至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想——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世界,“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全面发展”。对于顶层人性基本而言,人的天性就是去中心化。无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赫胥黎论述人文世界的发展必须压抑人的“自营”,都揭示人不想以别人为中心、希望以自己为中心的本能。区块链正暗合人类天性,怎能不激发无限憧憬?

Libra“超级全球货币”的设想,更像是扎克伯格自己的理想国,这场行业盛宴最终难免成为币圈的惯常“自嗨”。不过,Libra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和有形资产的结合,破“次元”打通了虚拟线上世界与现实世界,就此引发数轮话题和讨论,也引爆了数字货币热潮,其战略引导意义远大于其实际价值。从货币发展演进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扩张,必然会孕育出一种可以横跨、链接实体和虚拟之间的货币结算单位。Libra也许未必是最佳选择,但代表了一个方向,也将拉开货币数字化尝试的序幕。

触发汽车行业大变局的关键点还在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大碰撞。在工业文明时代,汽车产业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主要特征,国际能源署表示,全球的石油消耗量接近1亿桶/天,其中汽车对石油的需求占据了2140万桶/天,中国汽车耗油量约占整个石油消费量的1/3。

共享汽车模式的出现不仅能满足消费者“求而不得”的自驾需求,也避免了汽车闲置资源无法被有效利用带来的浪费——毕竟美国、加拿大、中国汽车平均每天闲置时间分别高达22.8、21.6、22个小时;同时,还能缓解交通拥堵——街道上1辆共享汽车的出现能减少至少7辆私家车的运行。有鉴于此,共享汽车取代私家车的呼声越发高涨,研究机构乐观地预计,到2021年,汽车共享会使汽车销量减少约5%(波士顿咨询);到2030年,美国个人持有的汽车数量将减少80%(美国智囊机构Rethink 新能源汽车一直承载着人类“无人驾驶”的梦想,而5G将为其插上翅膀。无人驾驶汽车每天将会产生4000G的数据,而4G的速度约为12Mbps,延迟为50毫秒,对无人驾驶的连接、安全的自治系统需求难以满足。在实现5G无线网络技术后,其速度可以达到10Gbps和1毫秒的延迟,能够显著提升汽车之间及汽车和周围环境之间可靠沟通的水平,形成人、车、路、网、端、云大融合,让无人驾驶车拥有应付任何紧急情况的能力。

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国居民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消费金额的29.92%。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为证,还有真金白银的事实摆在眼前,也难怪北京、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都抢着搞“夜间经济”

==睡眠经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平均38.2%的中国人有睡眠问题,比全球平均高出11.2%!其中,“80后”、“90后”正在成为睡眠障碍的主力军。有调查显示,62.9%的“90后”年轻人处于睡眠的“烦躁区”和“苦涩区”,还有12.2%睡在“不眠区”,只有5.1%的人处于“甜美睡眠”状态。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2018年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较2017年年底提高0.6个小时。微信、微博、短视频,刷剧、游戏、看小说,一边是“看完这集就睡”“赢一把就睡”的自我催眠,另一边是时间悄然流逝,睡眠时间被大大挤压。即便入睡,人们也是手机不离身。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中有65%在睡觉时将手机放到床上或床边。睡眠不再是彻底的休息,而只是一种“待机模式”,一种随时可以被“唤起”的状态。

技术颠覆也越来越迅速,电话的普及率从10%上升到40%花费了39年,而移动电话达到同样的普及率只花费了6年,智能手机更是仅花费了3年。商业格局更替似乎也在“朝夕之间”,QQ聚拢5亿用户用了十几年时间,而微信只用了3.5年时间;携程、淘宝、京东用了十几年才形成对传统零售业的优势,而滴滴打车、Uber、Airbnb只用3年就让传统行业“岌岌可危”,更别提拼多多创办3年上市、抖音2年之内火遍全球……身处这样的时代,企业面临时代性机缘切换,其发展逻辑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