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读《变量1》

作者 ShangJian

读这本书的背景

我在一次把阅读笔记分享到朋友圈的经历中有一位老同事的评论说,这本书和我分享《中国经济202x》很像,也是系列丛书但是手法更加细腻耐读且包含小人物

借着推荐就去搜索了一下,通过快速阅读发现确是自己的菜,欣喜又得一本系列佳作可以从多角度了解即将变成历史的现在,感受即将降临的未来

如此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所生存的这个时代中自己的位置和境遇是为何活得更加明白些


阅读感想

1. 我记得之前在一个朋友分享的文章中读到,信息圈已经逐渐形成一道壁垒,一口井,把圈子里的人更加热闹的圈在了一起。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在自己的圈子里热烈的讨论天有多大,然后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个信息圈壁垒的概念多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客观事实了。对我们来说,没有观察到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样地,那些能够被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属于我们的。

2. 阅读过程中,经常能看到一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内容,不止是兴奋于创业的激情、新兴科技在生活中如此切合的应用、脑海中浮想出震撼心魄的场景,而是感恩于生存在这个时代,有无数的人在拼命努力让它变得更好,而这种拼搏体现在日新月异的我们的生活里,距离我们如此之近触手可及。

3. “人们愿意信任数据”,《未来简史》也提到过,“大数据”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信仰。它是一门新的语言,能在不同行业之间快速建议联系,在不同人群之间快速建立信任,同时能评判过去和引导未来。在缺乏信仰的大环境里,这样一种新形态的信仰,也许是心智的归宿之一。它影响的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这一代只是起点。

4. 海尔的去海尔化,让海尔内部孵化出无数的创新服务和产品,这是一种企业的自我革新,革自己的命让老兵穿上新军装,在互联网的新战场上,出其不意的角度出招、以奇制胜不无可能。如果现在提到海尔脑子里还只想到冰箱,我们就已经输了。

5.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义乌面向外国人的汉语培训令人印象深刻。一群肤色各异的外国人坐在教室里,跟着中国老师喊:“多少钱?”“太贵了!”“便宜点儿吧!”。”。耳朵里好像能听到出各种口音、而且歪国味儿很重的普通话。这个细节也说明了本书作者给出的承诺,在书写大历史的同时,还能描写到长河里的一颗石子。

6. 突然有一种冲动,把三本书一口气读完也许才能过瘾,不过理智提醒我读书和成长一样,需要时间、需要机会,急不来的。机会就是遇到一本好书犹如遇到一个好的老板,让人开阔眼界提升认知,最终能完善或者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有机会之后时间才起作用,珍惜深处机遇的这段时间是一种享受。除此之外的时间,懵懵懂懂的过着才是一种常态。

7. 人是一种社群动物,互联网过于冷冰冰,最终应当无法替代人们面对面、肌肤想碰的沟通、互动的欲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自己的第二人生,在哪里找到社群,找到属于自己的邻里,能放下防备心的来回串门。打破城市的快节奏和冰冷,拆掉互联网的面罩,才能让道德和内心在人群中互相串联起来,迎来一个熟人社群。


阅读摘录

1.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花了50年时间写下1 500万字,完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的《世界文明史》。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他们却告诉我们:“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2. 现在,人们很少走出自己的圈子,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互联网把我们又变回了“洞穴人”。你认为在“朋友圈”里刷屏的文章,可能在另一个圈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看。你不了解的圈子,可能其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即使在同一个圈子里,人们也很少发生紧密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就像参加同一场演唱会的观众,无非是开场的时候来,散场的时候去。在圈子时代,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和漠然。

3. 在西方社会,当人们谈论一代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以20~30年为时间单位,但在中国,当人们谈论一代人的时候,会以10年为单位。我们经常会讲到60后、70后、80后、90后等。或许,这能够反映出中国的社会变革速度太快了。西方社会相对成熟而稳定,中国社会更有激情和活力。我们用10年的时间就能跨越西方社会20~30年的时间。剧烈的社会变革也会影响到每10年一代人的性格。或许60后略显世故,70后更为务实,80后最是疲惫,90后稍觉轻佻。但是,假如我们把历史的视角拉得更长,你会发现,出生于20世纪60—90年代的人,其实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可以把这个人群称为“坐上快车的人”。

4. 假如工厂出现时你是个农民,纺织机出现时你是个裁缝,汽车出现时你是个马车夫,机关枪出现时你是个骑兵,你该怎么办?你一定会像那些想要下车的人一样感到眩晕。这个世界完全乱套了。农田不再是原来的农田,村庄不再是原来的村庄,域外的工业品如同潮水一般冲垮了国内的手工业。你再想想,如果火车出现时你是个旅人,电报出现时你是个记者,纺织机出现时你是个棉农,电影出现时你是个观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一定会像那些刚挤上车的人一样感到狂喜。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遥远的世界近在咫尺,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5.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背后是农机和农药市场,这是一个至少万亿元级的庞大市场,但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无人机的出现,可能会倒逼这个行业提高服务水准。无人机能够帮助农业的不仅仅是洒药,更重要的是画出一张“农业地图”。“无人机+感应器+大数据”,能够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信息系统:土壤信息、作物信息、人的信息、气候信息、病虫草害信息等。有了信息,就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不止于此。信息的背后是信任。人很难信任陌生人,但人愿意信任数据。

6. 根据商务部、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中国共有5.5亿网民在网上买过东西,但网购人数增速已经连续4年下滑。与此同时,有100万家实体店参与天猫“双十一”活动。连久违的实体书店也回归了。曾经快速增长的新生事物已经减速,看似穷途末路的传统商铺又出现转机。很多人预言,电子书的时代已经到来,纸质书很快就会被淘汰。事实上,根据2018年由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和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合发布的《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国的纸质书市场规模达到1 800亿元,而电子书市场规模只有20亿元。年轻人并没有抛弃纸质书。在纸质书的读者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高达52.3%。传统的纸质书仍然是主角。

7. 没有中心的东莞反而能够连接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东莞是中国各个城市里小学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生入学率接近100%,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或估算出来的。想看哪个城市最能吸引人口,可以看城市小学生数量的变化。2008—2015年,全国小学在校人数减少了639万,下降了6.19%,但东莞的小学生数量增加了将近20万,增长了36%。东莞市规划局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后几年东莞还要再建100多所学校。2017年东莞的GDP总量为7582亿元人民币,是海南的1.7倍,是宁夏的2.2倍,是青海的2.9倍。东莞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创造出的GDP多达3亿多元,地均GDP超过了广州和厦门,是苏州的1.5倍,是南京的1.7倍。

8. 很多人认为,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半径会越来越大。随着飞机、高铁、城际铁路的流行,很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一个城市居住,而到另一个城市上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城市吃早餐,然后赶到另一个城市吃午餐。这是一种误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提出了一个现代都市的悖论: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下降,接近性(proximity)的价值反而上升。“格莱泽悖论”的意思是说: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城际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会变得更加畅通,但人们的生活半径很可能不仅不会扩大,反而会缩小。作为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你的工作、社交、娱乐、生活,都可以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解决。在城市和城市之间奔波的是为你的生活提供便利的货车,而不是你。你用不着再长途奔波,也用不着每天花上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通勤时间。

9. 我们一路问各个店铺的老板:中美贸易摩擦对你们有影响吗?通过他们的回答可以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义乌冲击不大。义乌生产的都是薄利多销的日用品,再怎么产生贸易摩擦,日子不总要过吗?比如,全世界2/3的圣诞节用品都来自义乌。美国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的圣诞树挂饰和饰灯,90%以上是中国制造。没有义乌出口的产品,美国人怕是过不好圣诞节吧。义乌老板是见过世面的,他们曾经比国际政治学者更准确地预测出2016年特朗普会当选美国总统,因为他们拿到的支持特朗普的旗子订单是支持希拉里的旗子订单的10倍。那么,特朗普2020年还能连任吗?义乌老板的预测是:特朗普2020年不会连任。虽然距离2020年美国大选还有两年,但支持特朗普的旗子订单已经到了。遗憾的是,现在一年的订单数量,还不如特朗普上台前一个月的量。义乌老板会告诉你,对他们影响更大的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土耳其里拉贬值。他们不仅对各国的政治局势如数家珍,而且提前半年就知道了2018年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大婚的消息。2018年的世界杯在俄罗斯举办,当我们还在熬夜看球的时候,义乌老板已经在做法国冠军纪念币了。

10. 我们之所以把重建社群当作2018年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是因为在2018年出现了很多负面的社会现象。越是在灰暗的背景下,这种重建社群的努力就显得越鲜亮。2018年2月11日,正值春节年关,一名35岁的失业青年持刀在北京西单大悦城砍人,从六楼一路砍到五楼,导致1死12伤。4月27日,陕西米脂三中校外的巷子里发生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凶手手持匕首追杀学生,导致19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这名凶手原来是米脂三中的学生,在村里深居简出,村民几乎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人。6月25日,山东烟台一名男子把叉车开到马路上,疯狂地袭击过往的车辆,造成10多人伤亡,其中一人当场死亡。6月28日,一名29岁男子在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门口拿着菜刀砍刚刚放学的孩子,导致两名男童死亡,另有一名男童和一名女性家长受伤。9月12日晚,一辆红色路虎SUV突然闯入湖南衡东县洣水镇滨江广场正在休闲的人群,凶手随后下车持折叠铲、匕首砍伤现场民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些令人震惊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知道在未来同样的悲剧是否还会重演。虽然我们无法深究每一桩惨案背后的故事,但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当一个系统整体出现危机的时候,个体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11. 我在来范家小学之前,看到一个叫李娜的小朋友的画作。她去看了文昌宫的庙会,回来之后画了个“六宫格”,每个格子里有一幅图,还配了文字解说。一幅图画的是:叔叔烤的肉串很好吃。另一幅图画的是:今天的电影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还有一幅图引起了我的注意,她配的文字是:烧香拜佛了,我希望爷爷奶奶以后不再吵架。你能猜得到,这一定是一个家庭环境非常复杂的孩子。但是,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这个孩子已经懂得把心里灰暗的那个部分找个格子放进去,妥妥地放好,然后就可以放飞心中快乐的部分。到了范家小学之后,我想找到李娜。老师告诉我,李娜今年刚刚毕业。我了解到,李娜的家里确实非常艰难。李娜的妈妈在生她之前便身患精神疾病,瘫倒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的爸爸无法承受家里的贫穷和变故,抛妻弃女,长年在外打工,10多年来从不回家,连电话也不打一个。天气晴朗的时候,李娜把妈妈拉到院子里晒太阳,下雨的时候把妈妈扶到屋檐下,平日里要给妈妈端水喂饭,洗衣洗澡。李娜从小就要帮着爷爷奶奶扫地、洗碗、干农活。妈妈最后还是在她上五年级那年去世了。11岁的李娜比我们大多数成年人都更懂得坦然接受命运的馈赠:既不抱怨,也不抗拒。

12. 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孩子是要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他们更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地位。他们向同龄人学习得更多,对父母的建议只会择有用者而从之。老师之所以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单单因为他们是老师,还因为他们是“孩子部落”的“酋长”,他们能影响“孩子部落”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非洲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